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- 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 (ADD/ADHD)
- 自閉症 (Autism)
- 亞氏保加症 (Aspersers Syndrome)
- 讀寫障礙 (Learning disabilities / difficulties)
- 發展遲緩 ( Developmental delay )
- 動作協調障礙 (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) |
|
|
|
此外,以下的徵狀 / 問題亦歸納為發展性障礙: |
|
- 發展遲緩(語言、認知、理解、表達) - 發展性協調障礙(大小肌肉、手腳協調) - 書寫困難 - 考試型 / 社交型焦慮 - 妥瑞症 - 小腦萎縮症 - 強迫症 - 腦部受創傷 / 腦麻痺 - 感覺失調 (觸覺、聽覺、視覺、嗅覺) |
|
|
|
|
|
近年腦科學研究發現,兒童發展障礙如專注力不足 (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, ADD)、過度活躍症 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 AD/HD) 、自閉症 ( Autism) 常伴有行為、社交、情緒及學習的共病存在( Comorbidity)。這些一系列的徵狀有相當多的重疊之處。也就是說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兒童同時也會有自閉症的徵狀,並存的異常會使症狀表現有不同面貌,而且會因人因時而有異。
這些徵狀沒有辨法很清晰地歸納在任何一個框框裡。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,因此他們的徵狀也不會是完全一樣,除非是屬於嚴重個案。根據過分狹窄的定義來判斷是否出現問題,實際上,很容易歸類錯誤或是延誤治療。在不同年齡,不同環境的行為表現亦會不同,家長宜多加留意。
倘若孩子的問題/行為符合該歸類診斷標準,孩子們被給予一個標籤病名,使孩子可以獲得某些幫助/治療。正常與不正常只是區隔一線,而且是一種數字上的統計概念。相反,孩子的問題/行為未能符合該標準,他們卻未能得到幫助。可惜的是,大多數的父母,對造成他們孩子的原因並沒有非常清楚的認識。他們並不知道孩子哪裡出了問題、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行為表現;同時,他們以為這樣的問題沒有解決之道。
這不但沒有改善問題,反而孩子因學習環境和成長帶來挫折、壓力、被嘲笑、自信低落等等問題,各方面發展比同年齡的孩子還落後許多,父母亦被親人質疑教導無方。其實這些孩子確實需要幫助,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及成長。 |
|
|
|
**因此本網站「李憲嚴脊骨神經科醫生健康資訊教育網站」建立是為了喚起家長及大眾對兒童發展及成長的問題(自閉症、過度活躍、專注力不足、發展遲緩、學習困難/障礙等),有正確認識及態度。** |
|
|
|
|
|
|
|